1.农业四情建设背景
在当今信息时代的推动下,智慧农业迎来了一次革命性的发展,这种新型农业模式依托于无线网络、互联网、物联网、人工智能、大数据、GIS、遥感技术等多种新技术,使得农业生产更加智能化、gao效化、精细化。在智慧农业中,各种感知技术、数据传输技术、数据储存技术、数据分析技术以及智能控制技术集成于一体,通过对农田虫情、土壤状况、气象因素等作物种植环境状况进行全天候、全方位的动态监控,实现了对农业生产的精zhun管理。其远程监测和控制、智能数据处理、多样化超限告警等功能,有力地推动了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和智能化发展,并使得农产品的品质更加精细化、可视化、智能化、简单化、现代化。
2.国家政策
* “十三五”规划提出:要走农业现代化道路,要提高农业技术装备和信息化水平,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。
* 《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 (2019-2025年)》
* 《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》
* 国务院《关于积极推进“互联网+”行动的指导意见》
* 农业部《关于推进农业农村大数据发展的实施意见》
* 《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规划(2018-2025年)》
3.设计原理
4.设计方案
该方案由土壤墒情、虫情、孢子、气象、作物生长及现场灾害、灌溉六个子系统组成,通过GPRS/4G或网口将数据上传至农业四情测报平台,管理人员可远程实时查看各环境参数数据及趋势,节省人力,并根据数据反馈作出相应调整,以保证农作物良好的生长态势,助力农业生产。
5.方案架构
苗情观测站
苗情监测站就是植物生长监测仪,可对作物生长状况进行及时监测。农作物的生长状况直接受气象条件、土壤肥力、栽培管理等因素的影响。苗情监测站采用高清360度全景摄像头,支持实时对讲,实时控制,视频数据可通过无线方式传输到云平台,方便管理员查看。
虫情观测站
虫情监测站利用现代光、电、数控集成计数,实现虫体远红外自动处理,传送带配合运输,整灯自动运行。无人监管即可完成自动诱虫、杀虫、虫体分散、拍照、运输、收集等系统作业,并实时将虫害情况上传到智慧云平台。目前软件可自动识别二点委夜蛾,褐飞虱,白背飞虱,大螟,稻纵卷叶螟等虫体。
气象观测站
气象观测站可观测的气象要素有:环境温度、环境湿度、露dian温度、风速、风向、气压、太阳总辐射、降雨量、蒸发、二氧化碳、日照时数、太阳直接辐射、紫外辐射、地球辐射、净全辐射等指标,也可根据用户科研需要进行灵活配置,同时还可与GPS定位系统、GPRS、GSM通信和Modem等设备连接,具有性能稳定,检测精度高,无人值守等特点,可满足专业气象观测的业务要求。
土壤监测站
土壤墒情监测站是一款集土壤温湿度、土壤PH、土壤电导率、土地热通量、土壤氮磷钾等数据采集、存储、、传输、和管理的一体自动监测系统,可以进行苗情监测、降水预测、根系分析、墒情趋势分析等功能,能有效的监测农田土壤和环境因素,对于确保作物产量、进步质量、指导生产具有重要的作用。